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賢護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大方等大集經(jīng)賢護分之略稱。
實相普賢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三種普賢之一。(參見:普賢)附錄。
寶賢大將
【佛學大辭典】
(異類)夜叉王名。最勝王經(jīng)四天王品云:彼獻佛以陀羅尼,名寶賢陀羅尼經(jīng)?!?/div>
寶賢陀羅尼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祇園,寶賢大夜叉王,獻咒使貧苦之眾生安樂。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唐不空譯。佛在靈鷲山,觀音菩薩說一根本咒與一結(jié)界咒與一奉請咒。
觀普賢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之略名。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說觀念普賢菩薩而懺悔六根之罪之法。是與法華經(jīng)之普賢勸發(fā)品相表里。故定之為法華之結(jié)經(jīng)。且天臺修法華之懺法,全宗此經(jīng)。疏注如下: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義疏科一卷,失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義疏二卷,宋本如述,處咸續(xù)解。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箋注,丁福保注。
觀普賢觀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觀普賢經(jīng)之別名。
三賢四善根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七方便。(參見:七方便)
七方便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小乘之七賢位也,是為入見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參見:七賢)?!居帧刻炫_涉于諸教立二種之七方便:第一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之菩薩乘,通教之菩薩乘。別教之菩薩乘。此七方便依藥草喻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華玄義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謂人天二乘三教菩薩?!沟诙椴亟讨暰壎耍ń讨暰壠腥伺c別教之菩薩,圓教之菩薩也。是在斷見思二惑上立之。見七帖見聞。
【佛學常見辭匯】
即小乘的三賢四善根。三賢是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四善根是暖、頂、忍、世第一法。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聲聞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臺四教儀集注云七方便,方謂方法,便謂便宜,猶善巧也。謂一切眾生,欲出三界,斷除煩惱惑業(yè),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種法門而為方便也。
一、五停心 停,止也,住也,心即慮知心也,謂眾生
一、多貪者以不凈觀治之
二、多瞋者以慈悲觀治之
三、多散者以數(shù)息觀治之
四、愚癡者以因緣觀治之
五、多障者以念佛觀治之
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種妄心,故名五停心。
二、別相念 別,謂各別。相,謂行相。念,即觀也。謂四念處。
一、觀身不凈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
四種行相,各別不同,故名別相念。
三、總相念 總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種,一念俱觀。如觀身不凈,則知受心法皆不凈,乃至觀法無我。則知身受心亦無我,故名總相念。
四、煖位 煖者從喻立名,以前別相總相念處,觀于四諦之境,能發(fā)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猶如鉆木求火,雖火未現(xiàn)先得煖氣,故名煖位。
五、頂位 頂者謂修四諦法所得相似之解,轉(zhuǎn)復增勝,定觀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位。
六、忍位 忍者忍可也,謂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進善根,于四諦境,堪忍樂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 世即世間也,謂修四諦所至此,漸明法性,將入初果,雖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間,稱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
【三藏法數(shù)】
(亦名七賢,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方,謂方法。便,謂便宜,猶善巧也。謂一切眾生,欲出三界,斷除煩惱惑業(yè),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種法門,而為方便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慮知心也。謂眾生多貪者,以不凈觀治之。多瞋者,以慈悲觀治之。多散者,以數(shù)息觀治之。愚癡者,以因緣觀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觀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種妄心,故名五停心。(因緣觀者,謂觀十二因緣也。)
〔二、別相念〕,別,謂各別。相,謂行相,念,即觀也。謂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行相,各別不同,故名別相念。
〔三、總相念〕,總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種一念俱觀。如觀身不凈,則知受心法皆不凈。乃至觀法無我,則知身受心亦無我,故名總相念。
〔四、煖位〕,煖者,從喻立名。以前別相、總相、念處觀于四諦之境,能發(fā)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猶如鉆木求火,火雖未現(xiàn),先得煖氣,故名煖位。(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相似解者,謂于真空之理,雖未真證,已有相似之解也。)
〔五、頂位〕,頂者,謂修四諦法所得相似之解,轉(zhuǎn)復增勝,定觀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位。
〔六、忍位〕,忍者,忍可也。謂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進善根,于四諦境,堪忍樂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世,即世間也。謂修四諦行,至此漸見法性,將入初果,雖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間稱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初果,即須陀洹果也。)
五教──賢首五教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賢首國師,唐則天時,于王宮講華嚴經(jīng),感五云凝空,四華垂地,因賜以賢首之號。師以如來所說之法,而有淺深不同,乃約義立此五種之教。以華嚴一經(jīng),是佛稱性宣揚圓融法界之性,判為一乘圓教。馀經(jīng)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故名賢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華者,四色之華也。)
〔一、小教〕,此教以隨機故,但說人空,不明法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凈根本,未盡法源,唯論小乘,名為小教。(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三毒者,貪毒、瞋毒、癡毒也。)
〔二、始教〕(亦名分教),此教未盡大乘法理,名之為始。不言定性聲聞,無性闡提作佛,故亦名分。于中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決擇分明,是大乘之初,名為始教。(定性聲聞者,其性決定不樂大乘也。闡提,梵語具云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三、終教〕(亦名實教),此教言定性聲聞,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名之為終,以稱實理,亦名為實。于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雖說法相,亦會歸性,是大乘之終極,名為終教。
〔四、頓教〕,此教明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名之為頓。于中不說法相,唯明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名為頓教。
〔五、圓教〕,此教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帝網(wǎng)珠,重重無盡,于中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故十信滿心,即成正覺,名為圓教。(帝網(wǎng)珠者,謂帝釋殿前千珠寶網(wǎng),光相交映,互攝無礙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普賢行
【三藏法數(shù)】
謂依圓融法門,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是名普賢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隨修一行,即攝一切馀行也。)
賢首能所釋題
【三藏法數(shù)】
唐朝賢首國師,凡解一經(jīng)題目,必以能詮之文,所詮之義,而判釋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上之六字是所詮,經(jīng)之一字是能詮,馀經(jīng)亦然;是為賢首能所釋題。
三賢覺異相
【三藏法數(shù)】
三賢覺異相者,三賢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也。謂菩薩修行證此三賢位,則能覺了心中念念異相分齊也。(異者,變異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賢守定
【三藏法數(shù)】
謂此定即能守持世間、出世間賢善之法,故名賢守定。
賢良
【三藏法數(shù)】
謂人不盜他人財物,布施無慳,濟諸窮乏,是名賢良。
賢首法師
【三藏法數(shù)】
賢首,謚號也。諱法藏,其先,康居國人。唐則天詔于太原寺,開華嚴宗旨,感白光自口而出,須臾成蓋,萬眾歡呼。召對長生殿,指殿隅金師子,以喻法界體、用,而為說法。則天領(lǐng)解,遂著其說,為金師子章,是為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