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6,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煙闕
青闕
闕口
闕敗
闕逸
闕名
損闕
前闕
寶闕
碑闕
地闕
史闕文
六闕
闕爾
闕廢
《漢語大詞典》:煙闕(煙闕)
高聳的樓觀、宮殿。 唐 陳諷 《華山為城賦》:“宿霧市之氣,尚疑煙闕;聳蓮峯之色,不讓文陴。” 唐 沈諒 《賢良方正策》:“瞻璚臺之穆然,預(yù)煙闕而伏對?!?/div>
《漢語大詞典》:青闕(青闕)
指宮闕;朝廷。 南朝 宋 顏延之 《直東宮答鄭尚書道子》詩:“流云藹青闕,皓月鑒丹宮?!?唐 儲光羲 《奉和中書徐侍郎中書省玩白云寄穎陽趙大》:“青闕朝初退,白云遙在天。”
分類:宮闕朝廷
《漢語大詞典》:闕口(闕口)
物體上缺掉一塊而形成的空隙。 魯迅 《野草·墓碣文》:“我繞到碣后,才見孤墳,上無草木,且已頹壞。即從大闕口中,窺見死尸?!?/div>
分類:空隙
《漢語大詞典》:闕?。I敗)
因失誤而把事情搞壞。 唐 韓愈 《與鄭相公書》:“候 孟氏 兄弟到,分付成事,庶可靜守,無大闕敗,伏惟不至遠(yuǎn)憂?!?宋 葉適 《湖南運判到任謝表》:“然念臣災(zāi)屯合聚,痾恙侵凌,形質(zhì)至於變移,心慮從而昏奪……若姑以疲憊臨之,則何但鹵莽而已。更虞闕敗,上累生成。”
分類:失誤
《漢語大詞典》:闕逸(闕逸)
亦作“ 闕佚 ”。亦作“ 闕軼 ”。 殘缺散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令闕佚漸加,鉆訪必不徒然。” 元 趙穆 《〈歸潛志〉跋》:“ 遼 金 之間殆數(shù)百年,太史宜有論載,而舊聞闕逸,后有述者,可無考訂於斯邪?”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王:“至 驪山 之禍,先王之詩,率已闕軼?!?清 盧見曾 《〈封氏聞見記〉序》:“尋唐書·藝文志、《晁氏讀書志》并云五卷,今所傳乃十卷,翻有闕佚,則似展轉(zhuǎn)相録而失其本真耳?!?/div>
分類:殘缺散失
《駢字類編》:闕名(闕名)
宋書符瑞志春秋讖曰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漢有周舒者善內(nèi)學(xué)人或問之舒曰當(dāng)涂高者魏也舒既沒譙周又問術(shù)士杜瓊曰周徵君以為當(dāng)涂高魏也其義何在瓊曰魏闕名也當(dāng)涂而高圣人以類言耳
分類:闕名
《漢語大詞典》:損闕(損闕)
見“ 損缺 ”。
《漢語大詞典》:損缺(損缺)
亦作“ 損闕 ”。
(1).缺失。 漢 荀悅 《漢紀(jì)·惠帝紀(jì)論》:“奪民之利,不以為恥,是以清節(jié)毀傷,公義損缺?!?br />(2).損壞殘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穴中得一銅鼓,其色翠緑,土蝕數(shù)處損闕?!?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大觀太清樓帖:“吾家收 宣 政 間所拓前十卷字畫,有鋒芒且無損缺?!?br />(3).減省。《后漢書·黃瓊傳》:“今亦宜顧省政事,有所損闕,務(wù)存質(zhì)儉,以易民聽?!?/div>
《駢字類編》:前闕(前闕)
魏志陳思王傳詔曰陳思王昔雖有過失既克以慎行以補前闕且自少至終篇籍不離于手誠難能也
《漢語大詞典》:寶闕(寶闕)
宮闕的美稱。 唐 李山甫 《蜀中寓懷》詩:“春裝寶闕重重樹,日照仙州萬萬樓?!?/div>
分類:宮闕
《漢語大詞典》:碑闕(碑闕)
石碑和石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滱水:“ 漢 末喪亂,山道不通此,舊有下階神殿。中世以來,歲書法族焉。 晉 魏 改有東西二廟,廟前有碑闕,壇場列柏焉?!?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汶水:“水出 無鹽城 東北五里 阜山 下,西逕 無鹽縣 城北。水側(cè)有 東平憲王 倉 冢,碑闕存焉?!?/div>
分類:石碑石闕
《駢字類編》:地闕(地闕)
南北朝 庾信 周五聲調(diào)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東南可以補地闕,西北可以正天傾。
《漢語大詞典》:史闕文(史闕文)
史書上闕而不書或已脫漏的文字。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於書字有疑則闕之以待能者?!?span id="1b5845w"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見不著,聽也聽不著,竟算得個‘史闕文’了。”
《駢字類編》:六闕(六闕)
唐書楊炎傳炎三世以孝行聞至門樹六闕古所未有
又朱敬則傳字少連亳州永城人以孝義世被旌顯一門六闕相望
《漢語大詞典》:闕爾(闕爾)
缺少。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入在朕前,湊其智略;出連城守,闕爾無聞?!?/div>
分類:缺少
《漢語大詞典》:闕廢(闕廢)
缺漏廢棄。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元學(xué)闕廢,荒儌傾頗。”
分類:缺漏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