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託陰 ”。
(1).置身幽隱之處。 漢
嚴(yán)遵 :“夫疾行不能遁影,大音不能掩響,默然託蔭,則影響無因;常體卑弱,則禍患無萌?!?span id="sqmzmew" class="book">《
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崔琦
《七蠲》:“爰有梧桐,產(chǎn)乎玄谿,傅根朽壤,託陰生危?!?span id="1em5uld" class="book">《
藝文類聚》卷三九引 晉 張華
《朽社賦》:“朱夏當(dāng)陽,蓊藹蕭森,征夫云會,行旅歸心,輶軒停蓋,輕輿託陰?!?br />(2).托庇。 宋
張舜民 《梁才甫自湖南移使廣西》詩:“回想託蔭無多日,早至 瀟 湘 欲重陪?!?br />(3).引申指托胎、投生。
《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經(jīng)》:“上從 兜率 降人間,託蔭王宮為生相。”
《敦煌變文集·八相變》:“時(shí)當(dāng)七月中旬,託蔭 摩耶 腹內(nèi)?!?span id="kckhzwk"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蓋緣惡增深,未得於人道,託陰王城內(nèi),化為女狗之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