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范元音(1824年10月27日—1897年),字季雅,號雅南,亦號家村,行五。四川省重慶府定遠縣(河東四十里)惠新里樂善場人(今四川省武勝縣樂善鎮(zhèn)),道光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824年10月27日)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舉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三甲第170名進士。曾參與編修光緒元年《定遠縣志》。
人物簡介
龐慶麟(1842年12月17日—?),字吐五,號小雅。行三,江南蘇州府震澤縣吳江南門外星橋河人,寄居同里鎮(zhèn)北埭。* 癸酉順天鄉(xiāng)試中式第259名* 保和殿覆試第1等第11名* 會試中式第54名* 保和殿覆試第1等第12名* 殿試二甲第53名* 朝考第3等第51名* 欽點主事,簽掣刑部
人物簡介
【生卒】:1837—1909 【介紹】: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yè),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為清流。中法戰(zhàn)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并舉,以謀自強。后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xiāng)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chuàng)兩湖書院等,為后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zhèn)壓兩湖反洋教斗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為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為。卒謚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二
張之洞,字孝達,一字香濤,晚號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贈太保,謚文襄。有《廣雅堂集》。詞學圖錄
張之洞(1837-1909) 字孝達,一字香濤,又號壺公、抱冰。謚文襄。直隸南皮人。同治二年進士,官至顯位。宣統(tǒng)繼位,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有《廣雅堂詩集》。黃鶴樓志·人物篇
張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務派首領。字孝達、香濤、薌濤,號壺公、抱冰。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咸豐二年(1852)鄉(xiāng)試解元,同治二年(1863)殿試探花。累官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13歲回家鄉(xiāng)南皮應童子試時曾游黃鶴樓。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學政時為黃鶴樓寫楹聯(lián)一副:“江漢美中興,愿諸君努力匡時,莫但賞樓頭風月;輶軒訪文獻,記早歲放懷游覽,曾飽看春暮煙花?!焙髞碛譃辄S鶴樓(奧略樓)再次題聯(lián):“昔時整頓乾坤,締造皆從江漢起;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還曾作七律《黃鶴樓太白堂》。同治黃鶴樓被焚毀后,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曾擬重建并主張“此樓當造鐵壁,才能避免火災”,后因種種原因重建方案未能得到實施。光緒三十三年(1907),擢升軍機大臣后,其僚屬捐款在黃鶴樓故址處筑建一樓,擬名為“風度樓”。張之洞知道后,建議用“奧略”二字為名,并親筆題寫“奧略樓”樓名。此后較長一段時間,一些游客將此樓視作“黃鶴樓”前來登臨、游覽。維基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一字香濤,號香巖,又號壺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人稱“張香帥”,直隸南皮縣(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貴州。咸豐二年(1852年)15歲中順天鄉(xiāng)試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張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將,后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對清末教育和社會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還曾創(chuàng)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并鎮(zhèn)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病卒,謚文襄。著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人物簡介
劉傳福(1847年—?),字康百,號雅賓,江蘇蘇州府吳縣人。翰林出身。劉傳福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曾于光緒十八年七月(1892年)接替唐實鑒任延平府知府一職,光緒二十六年四月(1900年)由金學獻接任。
人物簡介
杜淑雅(1851~1896),字韻士,生于咸豐元年(1851),卒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其父為新竹巨室林占梅掌司出納,母則服侍林氏之祖母,幼時從母居住林家,曾入女塾,后并隨金門舉人林豪學習詩文。及長,端莊醇靜,宗族親戚咸稱淑德,林占梅遂納而為妾。杜氏能琴工詩,但自林占梅死后,青年守節(jié),吟詠盡廢,從此擱筆,今日所能得見之詩作無多,王松《臺陽詩話》錄有一作,另《臺北文獻》(直字)刊物中亦有三首。乙未年后,避亂離臺,卒于蟠桃莊,占梅長子林達夫殯后攜家回里,寄寓鷺島(今鼓浪嶼)〖以上有關杜淑雅其人其事,參見黃美娥〈清代竹塹地區(qū)傳統(tǒng)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頁59-60?!?。(黃美娥撰)
人物簡介
何剛德(1855年—1936年),字肖雅,號平齋,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qū))人。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舉人,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進士;光緒三年五月,分部學習,歷任吏部主事,江西吉安、建昌、南昌知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蘇州知府時,首創(chuàng)警察局。著有《春明夢錄》、《客座偶談》。辛亥革命后,他以前清遺老的身分退隱。民國三年(1914年)3月,他應北洋政府的請求,署江西內務司司長。6月,任江西省豫章道道尹,曾護理江西省長。民國十一年(1922年)后,因受排擠而稱病辭職,寓居上海,潛心著述。
人物簡介
李景復(1857—1925),字心畬,號雅漁,四川雅安人。光緒丁酉拔貢,肄業(yè)尊經書院,與宋蕓子,駱公肅[馬傍]同學。
人物簡介
劉崇倫(1885年—1937年)字雅扶,原籍直隸大名府,生于福建福州,中國實業(yè)家,福州電氣公司創(chuàng)始人。清朝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崇倫生于福州,在家中排行第五。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本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學習電氣技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yè)歸國。
人物簡介
【生卒】:1869—1909 【介紹】: 清廣東豐順人,字叔雅,號惺庵。以文學著稱都下。嘗赴日本求學。欲為《清經籍志》、《寰宇訪學錄》,皆未成而卒。有《丁征君遺集》。人物簡介
丁惠康(1868—1909),字叔雅,號惺庵。廣東豐順人。丁日昌第三子。少與里人曾習經齊名。復與陳三立、譚嗣同、吳保初并稱“清末四公子”,陳石遺謂其“能詩善書精鑒別,聲名藉甚,當世士夫,無不知有丁叔雅。在同時三公子中,當兄事伯嚴,弟畜彥復?!保ā妒z室詩話》)叔雅“二十許乃游京師,所交皆一時賢俊,相與講求新學。己亥歲暮,客滬。廢立之議起,滬瀆司電經蓮山太守名元善,浙江上虞人,抗疏諫諍,君實左右其事,廁名其列。遂見惡于當路,君翛然物外,暢然自適。癸卯,岑西林督粵,延君入幕,主持興學事,赴日本考查學校。已歸,明年以持論不合,辭去。君雖粵人,不樂粵中風土,自是恒羈旅都門滬瀆。志不肯事權貴,與時俯仰,竟以貧病,于宣統(tǒng)元年四月晦日卒于都門客邸,年四十有二?!保ǖ逸豳t《平等閣詩話》)既歿,曾剛甫為董其喪。
人物簡介
廖基瑜(1868-1951),字琬薌,晚號繹雅老人,長沙寧鄉(xiāng)人。幼時,即從父親廖樹蘅、伯兄基植、仲兄基棫習詩。年十馀,乃與父兄唱和,須臾即成,如同夙構。及成年,適同邑梅毅杰為妻。梅毅杰,字雯青,為晚清戶部主事、翰林梅鐘澍之孫,五品州同銜。徐一士先生撰《女詩人廖基瑜》曰:“梅廖兩家,寧鄉(xiāng)望族,均累世書香,一門風雅?!泵駠秾庎l(xiāng)縣志?藝文錄》載:“《繹雅堂集》,在寧鄉(xiāng)女士中罕出其右者,蓋漸于父兄之教深矣。”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所著《繹雅堂詩錄》二卷在長沙付刊。另有《繹雅堂詩鈔本》。